↓↓ 添加客服,1V1报考指导 ↓↓
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一年两次,上半年四川省考于1月报名,2月25日笔试,下半年四川省考预计于10月发布招考公告,点击查看历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。
四川公务员报考职位筛选(全)
一、历年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岗位表汇总
年份 | 公告发布 | 公告 | 职位表 | 大纲 | 招考人数 | 报名时间 | 考试时间 | 成绩查询 | 面试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3下 | 10月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11月 | 查看 | 查看 |
2023上 | 1月3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7089 | 1月4-10日 | 2月25日 | 2023年3月27日 | 4月20-23日 |
2022下 | 10月25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4624 | 10月26-11月1日 | 11月26-27日 | 2022年12月下旬 | 1月13-15日 |
2022上 | 2月23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8675人 | 2月24日-3月2日8:00 | 3月26日 | 4月29日 | 5月20日至22日 |
2021下 | 10月12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2335 | 10月14-20 | 12月18日-19日 | 1月18日 | 2月18-20 |
2021上 | 2月22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7145人 | 2月24日-3月2日 | 3月27日 | 4月29日 | 5月21日-23日 |
2020下 | 10月28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1074人 | 10月30-11月5日 | 12月6日 | 1月8日 | 1月30-31日 |
2020上 | 6月8日 | 查看 | 查看 | 查看 | 8099人 | 6月11-17日 | 7月25日 | 8月26日 | 9月17-20日 |
二、四川公务员考试流程
报名条件: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、非在职人员,年龄在18-35周岁
报名流程:网上报名-资格初审-报名缴费-职位调整-准考证打印-笔试-笔试加分-成绩查询-面试
笔试科目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,每科卷面满分100分
笔试成绩: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成绩×30%+《申论》成绩×30%+笔试加分
考试总成绩:按满分100分计算,笔试占60%、面试占40%
三、四川公务员考试内容
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,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,特别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。其中,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120分钟,满分100分。申论为主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180分钟,满分100分。
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。
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、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。
四、四川公务员笔试练习题
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,细节理解题是很重要的一类题型,近几年的考察频率呈现出上升趋势,我们梳理考情发现,近两年联考中的细节理解题达到5道之多。通常而言,在细节理解题中偷换逻辑是命题人非常容易设置的一个选项陷阱。它隐蔽性高,很多考生经常在此吃亏。下面我们具体举例分析。
【例1】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,语言学与文学逐渐分家,最先是在社会上有众多职业需求的语言教学独立出来,成为以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专业大学,如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北京语言大学,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也属这类学校。其次,随着录音技术、语图分析技术、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发展,语言学迅速发展成一门需要修建专用实验室、配备各种语音仪器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。时至今日,新兴的语言学在医学、生理学、心理学、遗传与基因、刑事侦查、语言识别、自动控制、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使用。
根据这段文字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:
A. 如今文学的作用不如语言的作用大
B. 语言文学不分家
C. 语言学与文学应该区分对待
D.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语言学的发展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,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。
第二步,辨析选项。A项“文学作用”和“语言作用”文中未作比较,是无中生有,排除;B项对应“语言学与文学逐渐分家”,与原文相反,排除;C项对应“语言学与文学逐渐分家……得到广泛使用”,正确;D项对应“时至今日,新兴的语言学在…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”,文段仅讲述语言学得到广泛运用,并没有提及语言学是社会发展、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,排除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上述例题,D选项是偷换逻辑,偷换为必要条件关系。
【例2】方言,指各地用语。周秦之时,政府派遣“轩使者”(乘坐轻车的使者)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语,并加以记录整理。两千多年前,西汉扬雄著《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》,
东汉应劭将此书名简称为《方言》,此后“方言”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。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,后称官话、国语,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。60年后,普通话推广已非常成功,而方言却面临着式微、需要保护的局面。
根据这段文字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:
A.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
B.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
C. 作者认为普通话的推广导致了方言式微的局面
D. 应该思考如何让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相得益彰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文段,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。
第二步,辨析选项。A项“方言与普通话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”文中未提及,排除;B项对应“周秦之时……此后“方言”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”,文中仅能体现方言历史悠久,并未体现普通话也历史悠久,排除;C项对应“60年后……方言却面临着式微、需要保护的局面”,方言式微的原因并未提及,为强加因果,排除。D项对应“而方言却面临着式微、需要保护的局面”,由此可以推出,我们既要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护方言,正确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上述例题,C选项是偷换逻辑,偷换为因果关系。
通过上述例题,我们发现很多细节理解题在设置与原文不符选项时,喜欢在偷换逻辑上做文章、挖陷阱,考生们一定要擦亮双眼,根据设问选出相应的选项,才能避开出题人的陷阱,大家学会了吗?
>>>2024年国/省考公务员笔试980系统提升班(预售)
扫码即可进入公务员专属备考咨询平台,有疑问来这里
贴心微信公众号
四川公务员微信群